“三天的交流,让我们看到了各项目‘破茧成蝶’的努力,也让我们对滨湖区社区治理‘振翅高飞’充满信心。” 近日,区社区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江南大学专家组,利用3天时间,对区社区治理创新入围项目和社区社会组织发展入围项目开展督查推进,督查的结果让江大专家组备感惊喜。
推进会上,12个社区治理创新入围项目的负责人依次就项目推进情况、典型案例、存在问题和下阶段打算等作了汇报交流。虽然汇报中的遣词造句并不华丽,但字里行间流露出的“转型”与“思变”,无不让与会者感受到创新社区治理的阵阵清风已然吹拂在滨湖大地。
据了解,经过专家组前期一对一优化,各项目紧扣“四治联动”社区治理理念,结合本地实际,变想法为做法,化心动为行动,在项目开局伊始便打好了基础。太湖街道尚贤社区外来人口融入项目通过邀请“新市民”填写调查问卷223份,掌握基本面,深挖潜力点,以调查为依据,成立歌舞、烹饪、棋牌等各类社区社会组织,并以外来人口子女为突破口,开展学业辅导、亲子娱乐等活动,黏附起整个家庭,深度融入社区。蠡园街道湖景社区“同心联动,融合共治”项目成立同心议事厅,组建议事“人才库”,针对长期悬而未决的小区活动室,开展了2次“开放空间”议事会,从首次议事时的争吵、指责到第二次居民渐渐适应“民事民议”,社区始终坚持民主议事的开放姿态,不仅成功确定了活动室选址,还让居民商议出了一整套活动室自管制度,真正尝到了“议事忙,治理易”的甜头。而中南、蠡桥等社区也纷纷按照项目蓝图迈出了坚实步伐,分别成立了楼道自治会、组建了“公益联盟”。“好的过程未必催生好的结果,但好的结果必然来自好的过程。”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专家组就项目记录完整性和典型案例挖掘度提出了更高要求,希望各项目组能够更加重视过程的积累和锤炼,把基础夯得更实,也为同类型社区借鉴经验提供更为可观可感的系统参照。
与社区治理创新项目相映成辉的是,公益创投B类15个入围项目在三个月的推进过程中,按照“七个有”标准,各自都建立起了不少于10个社区社会组织。马山街道峰影社区培育了瑜伽、养生、课外辅导、环保、“K歌之王”、篮球、民乐等一大批居民喜闻乐见的社区社会组织,大大提升了居民参与度与社区社会组织活跃度。下一阶段,各项目将引导社区社会组织从“自娱自乐型”向“守望相助型”转变,增强各社区社会组织横向的协同作战水平和纵向的事务承接水平,真正发挥社区社会组织在社区生态中的桥梁纽带作用。
“社区一定要明确自己在社区治理中扮演的角色,不仅要在促进社区内部融合上运用好方法,规范化管理,做好激励引导、培训宣传、服务保障等方面的工作,注重社区领袖能力的培养和居民自治意识的觉醒,还要多样化发展创投项目,做到动静结合,既要有‘阳春白雪’的佳肴,又要有‘下里巴人’的菜式,同时,各项目组要做实项目案例,发掘社区中的典型人和感人事,进一步扩大影响力。”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阅读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