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邻里间有事帮忙、没事唠嗑,“近邻胜亲情”;如今,高楼大厦让很多邻居“相逢不相识”,生活中遇到些小困难、小琐事,也不知道该找谁帮忙。但家住军创小区的9岁女童罹患白血病,立即引发邻里募捐热情;在协民社区的机床家舍里,热心居民自发牵起一根根公用晾衣绳,让居民们感受到便利……这一个个温暖的光源虽小,却凝聚人心,那里的居民都说:“好邻里捂热了每个人的心。”
■“有了邻里真情,自然就有了和谐社区”
前不久,军创小区居民进出小区时发现,保安室门口放着一块牌子,一张8K白纸上用红色水彩笔写着:401号702室傅文静小朋友患白血病。十几个字的一则消息,立即勾起居民们的募捐热情,没有组织发动,没有开会动员,没有硬性规定,小区里一次自发的捐款行动就这样开始了。
据家人介绍,傅文静小朋友今年9岁,是河埒中心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去年12月查出白血病,已化疗4个疗程,医疗费发生20多万元,共10个疗程。军创小区历来是个和谐小区,平安小区,乡邻知情后,短短几天,已有112人捐款1万多元。90岁的王俊选夫妇撑着拐杖来门卫室捐款;空巢老人朱梅仙捐出500元;封佳韵、周渝萱小朋友说要帮助小姐姐病好快一点,捐出了零花钱;小区门口收废品的傅师傅也捐了心意:一直默默资助贫困大学生的404号102室陆阿姨也捐了500元,并说出了大家的心声:这是应该的,捐一分,捐一万,都是心意。
■“左邻右舍,难得咱们有这好缘分”
中午时分,机床家舍内的晾被架已经满满地挂着居民的一件件花花绿绿的衣服、床单和被褥。晾晒的衣物把晾衣绳挤得满满当当,充满了生活气息。这个在很多小区已不见踪影的晾衣架,虽有些破旧,却散发着脉脉温情,因为这里是家舍邻里关系由疏变亲最开始的地方。党支部书记老唐和一些热心居民通过一根根细细的晾衣绳,牵起小区邻里一世的情缘。
机床家舍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修建的老式住房,这里的住房窄更没有阳台,家里没地儿晒,晾衣服成了难题,原机床家舍物业就在几处空地上搭建起了一个个晾衣架。可晾衣绳经历日晒雨淋,每两三年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晾不成衣服还弄脏了衣服。住在这里的居民们便找到社区,表示愿意自行更换,社区当即答应承担一切费用。于是,一帮热心居民买来了铁丝和塑料管绳,立起两根“T”字形的立柱,中间加上两根防锈材质的晾衣绳。
有了这些个公共晾衣服的地方以后,大家碰面的机会多了起来,一来二去,大家就开始熟悉起来了。每天下午3时至4时,如果哪家晾晒的衣服还没有人来收拾,周围邻居便会帮忙收回自家屋里放好,或者将衣服转移到不被太阳晒和雨淋的地方。小区里不少老人都不愿搬离,居民杨阿婆也一样。“左邻右舍,难得咱们有这好缘分。” 杨阿婆宁愿独自一人住在距子女家半小时车程的小平房里,“那边的人都是一回家就关起门。在这里,有人声,有交往,有家的温暖。”
阅读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