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潜力股”留在滨湖

“非常感谢滨湖区提供社工实习的机会,我一定会在这3周的实习期内好好向先进社区学习,争取毕业后能将先进经验带回西藏家乡。”6月15日,江南大学社会学系大二学生、藏族姑娘达瓦央措和她的26位同学被派驻到我区入围社区治理创新项目的12个社区,即将开展为期3周的校外社工实习工作。

据悉,本着优势互补、相互协作、互利互惠、共同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原则,区民政局和江南大学经过充分协商,在太湖国际、尚贤、蠡桥、中南和美湖等5个社区建立了江南大学社会学系校外实习基地。为大大缩短社区和高校优秀社工人才的距离,此次大学生实习并不是搞搞形式,走走过场那么简单,每位实习生都有各自明确的任务和目标:派驻到尚贤社区的唐馨蕊同学目标在一周内完成设立“便民早点一条街”的可行性调研;派驻到尚锦城社区的李楚杰同学的任务则是帮助社区走访居民,搭建社区“群英会”……“在社区一线开展实习不仅能使社工专业的大学生更接‘地气’、得到锻炼,也能让他们一展两年专业学习的理论所长,给入围社区提供更多专业支撑。”江南大学社会学系主任吕青教授表示道。

随着社区治理的工作要求逐年提升,我区各社区对优秀社工“求贤若渴”,却往往因为信息渠道不通而只能“虚位以待”。我区最先尝到引进社工专业大学生“甜头”的蠡桥社区和湖景社区对此深有感触。“专业的社区服务需要专业的人才来做。”蠡桥社区相关负责人感概,“以前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大学生社工,很难!”辛苦的寻觅换来的是甜蜜的回报,毕业于江南大学社会学系的蠡桥社区社工季晓和湖景社区社工吉慧玲今年为各自社区协助策划的项目双双入围区社区治理创新项目,其中,吉慧玲还在去年全区组织的专职社工年度考核中排名第17位,并获得“2014年度滨湖区社区专职工作者先进个人”荣誉称号。这批专业社工已逐渐成为社区工作的中坚力量。

“此次在全区5个社区试点设立江南大学校外实习基地,定期接收江南大学法学院社会学系大学生进行专业实习,就是要帮助社区在实习过程中物色‘好苗子’,把‘潜力股’留在滨湖,以进一步充实滨湖社工队伍,提升全区社区治理综合能力。”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加强大学生社工与居民的沟通融合,使其真正深入群众、了解民情、关怀民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好地服务群众需求。

(时鼎杰)

阅读307

苏ICP备13057856号-1